安太成,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,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院长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全国模范教师,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(南粤百杰),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。
用赤子之心守护碧水蓝天
我出生在甘肃省白银市五佛乡,地处兰州和白银两大重工业城市的下游。都说我们西北落后,可是早在1985年,我们就用起了自来水。当地很多乡亲们都很不理解:“为什么我们有黄河水不用,却还要安装自来水,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!”
1994年春,我读大二,一个周末到市区的同学家里去玩,看到了工厂排放的五颜六色的废水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河流下游处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几乎没了牙齿,他痛苦地望着小河说道:“哎,这水真害死个人,今年的麦子又没得指望咯,这日子可要怎么过呀……”眼神里满是绝望与无助!
回校的夜里,想着那瘆人的彩色小溪、那位中年大哥无助的身影,学化学的我突然意识到:我们引以为傲的化工发展虽然创造了美好生活,却因为没有处理好环境问题而带来了很多后患!从那时起,我就暗下决心,要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力量。大学毕业,我毅然从非常吃香的化学专业转到当时人数极少的环境专业,走上了环境保护的道路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,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”我深深地理解这些话的精髓,我也决心用赤子之心,守护碧水蓝天!这就是我们的初心,我们的使命!
带领一群人一起拼
我国工业发展迅速,但环保相对滞后,备受发达国家歧视。2015年我做团长带领中国科学家远赴欧洲,参加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大会(以下简称SEGH大会),同时打算竞选2017年会议的中国主办权。当场有个外国老专家毫不留情地质疑:“哼,China?SEGH大会从没想过要放在中国,甚至连亚洲都没有考虑过?再说你们那里火车能够直达吗?”我又好气又好笑,不服气地回答:“你试试看?看中国到底能不能?”我知道,我们必须能!为了让世界见识我国环境学科的发展,那就得拼!光靠自己拼还不够,还得带领一帮人一起拼!
带着不服输的信念,我们始终牢记初心,努力拼搏!2017年7月,广工大成功主办了SEGH国际大会,用行动有力证明了我们能!广工能!中国能!之前嘲讽我们的外国专家们无不惊叹,参会院士和杰青等世界顶尖专家超过100人,参会人数是上届欧洲主办时的6倍,更让他们见证了我国环境地球科学的高速发展!我本人也成功当选为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学会的亚太地区主席。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!团队高艳蓬老师为了办会,怀孕期间也坚持高强度工作,她总开玩笑说会议就是她的双胞胎,的确,会议结束一个月,她就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宝宝!
除了国际学术舞台上的竞争,我更重视到环保现场解决实际难题。一次,我带着学生在近40度的高温天气,到臭味熏天的垃圾场进行采样,工人们都很诧异,“这种苦力活你们大教授何必亲自动手?你们又不愁吃穿!”的确,我和夫人李桂英教授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。但是,我33岁就成为了中科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,如果不实实在在做点事,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?
多年来我坚守在环保第一线,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读博期间我参加垃圾处理工程,高温烘烤下的生活垃圾真是太臭了,但我仍坚持完成了连续两个月的夜晚驻场调试。我的师姐几次想来垃圾场看望我,但她每次还没到就被臭气熏得呕吐连连,不得不中途折返。垃圾场比较偏僻,吃饭要跑很远,饿了只能吃干粮填饱肚子。由于经常吃不上饭、环境太恶劣,自那时起,十二指肠溃疡就成了我20多年来最忠实的小伙伴,时不时就来陪伴我。
“世界电子垃圾的问题在广东,广东电子垃圾的问题在贵屿”。早期贵屿的乡亲们在自家一楼拆解电子线路板,刺鼻的烟雾使全镇居民都呼吸困难,河流也成了墨黑色。自2003年跟随老师傅家谟院士到访,我就和这个粤东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十几年来,我带着团队为当地义务做环保服务,指导工人提升拆解工艺,做好健康防护,完成了一系列废气处理工程,为当地环境的改善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。也正因如此,我被国际科联下属的“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”授予了“青年科学家奖”,这是该组织成立42年以来,首次颁奖给中国科学家。
也正是这些年来我与汕头的缘分,在校领导和汕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2018年底,我担任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的理事长,我们不仅要把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上,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!
科研工作永无止境,身边很多同学和同事不止一次问我:“您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,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,不辛苦吗?”确实,我也感到辛苦,但我想我更是幸福的,因为我每天都做着自己想做的事!
来广工就是来冲刺的
来广工,我就是带领团队来冲刺的!依托研究院,打造一个国际高水平的科研团队,打造一支环保事业的生力军!我想方设法,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!在研究院,我主张实施“科研共产主义”,实验室不分家,科研经费也不分家;从资源分配,到职称申报,都必须公平竞争,服从大局,让合适的人享有更合适的资源,让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,在专业领域取得快速进步。
做环保,得努力培养我们自己的环保事业后备军!为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,我们吸引大量本科生加入团队,参与科研;带领学生到艰苦的野外现场,让同学们身体力行地明白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,我们培养的老师和学生才能想国家之所想、急国家之所急,学以致用、服务社会。
长期以来,不仅我养成了加班加点工作的“嗜好”,团队很多成员也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每周自觉工作六天,办公室、实验室和候机厅,都是我们工作和讨论的场所;周末、寒暑假、甚至农历新年,大家也不回家,继续钻研和撰写国家基金申请书。团队刘宏利老师产假未满两个月,就积极投身到繁重的科研工作中,当年就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了重要论文;陈江耀老师连续三四年默默地为学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,常年跟随我奋战在环保第一线,33岁就获得了青年珠江学者和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。他常开玩笑说:“大家都这么拼,一堆事等着我们去做,我也睡不着了,跟了您十多年,不知不觉地想帮您分担一些环保的担子。”这一刻我是欣慰的,也是幸福的。
我们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8岁的团队,短短三年就获得国家基金近20项,做到了人人有基金、人人有项目的可喜局面;也一一填补了学院没有国家基金重点、联合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课题的空白;带领学院的老师们把原本每年2-3项的国家基金牢牢锁定在两位数,短短两三年就让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%,2018年带领环境学院顺利拿下十多年梦寐以求的博士点……但是,我们路还很长,我们还有更多事情要去完成。
当下,正是努力拼搏的大好时机,我们将以一颗赤子之心,守护不变初心!为了祖国的青山绿水,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,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!